那個時候,人類才剛剛開始離開非洲,尼安德特人也還生活在我們的星球上。一顆名為“肖爾茨星(Scholz Star)”的紅矮星曾造訪我們的太陽系,把彗星和小行星從太陽系的外部送到它的中心。當時這顆紅矮星離太陽還不到一光年。所以,幾千年前,他們很可能可以看到這顆恒星在北斗七星附近閃爍著微弱的紅光。
專家們相信,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太陽系中一些遙遠的太空巖石的軌跡中發現這種“親密接觸”的痕跡。
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天文學家分析了太陽系中近340個雙曲軌道天體。它們有著開放的V形軌道,而非我們通常認為的典型橢圓軌道。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些名為奧爾特云彗星天體的運行軌跡受到了肖爾茨星飛過的影響。奧爾特云包含了宇宙誕生時遺留下來的數萬億顆彗星,它被認為是太陽引力的極限。
2014年,Ralf-Dieter Scholz首次發現了肖爾茨星。但與周圍其他恒星不同的是,它似乎有著不同尋常的運動軌跡。來自美國、歐洲、智利和南非的一個科學小組利用對其運動的觀察來追溯其軌跡。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發現這顆恒星曾在7萬年前地靠近地球,并且正以極快的速度離開。這顆恒星也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WISE j0720303.20 - 084561.2。他們計算出,這顆恒星距離太陽五萬億英里。而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距離我們4.2光年。
2015年,羅徹斯特大學的埃里克·馬馬耶克教授領導的天文學家小組公布他們發現了肖爾茨星,為它的命名的是一發現它的天文學家。肖爾茨星實際上是一個雙星系統,它是一顆很小的紅矮星,其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9 %。圍繞它軌道運行的是一顆亮度更低得多、體積更小的褐矮星。褐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恒星",它由于質量不足無法成為燃燒的恒星。
科學家發現,在7萬年前它進入奧爾特云,位于海王星之外太陽系的邊界。如今,它距離地球約20光年。但在一份2015年論文中,新研究的數據模擬表明,肖爾茨星的距離地球比提出的0.6到0.8光年更近。合著者Carlos de la Fuente Marcos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我們通過數值模擬計算出了這些雙曲線天體的輻射源或位置。
原則上,人們認為這些位置在天空中均勻分布,尤其是當這些天體是來自奧爾特云的時候。然而,我們發現的情況卻大相徑庭:輻射量在統計上有顯著的累積。這種明顯的超密度似乎是投射在雙子座的方向上,這與肖爾茨星的近距離相遇相吻合。7萬年前這顆恒星近距離地掠過時并沒有干擾太陽系的所有雙曲線天體,只有那些在那個時候離它最近的天體受到了影響。
“例如,著名的星際小行星Oumuamua的輻射源位于天琴座,離雙子座很遠,因此它不是被探測到的超密度的一部分,” Dr De la Fuente Marcos博士補充道。他相信,新的研究和觀測將證實:在一個相對較近的時期,一顆恒星曾距離我們很近。這項研究的全部結果都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快報》上。
- END -
護法師兄,學佛數年,幫助很多迷茫困惑的人找到了方向和目標?,F致力于用佛法為有緣人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煩惱在心中久了,就會成疾。宛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何不向師兄訴說,為你答疑解惑,知因曉果,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對一為您答疑解惑
添加師兄,佛法指路:
(長按二維碼添加)